6個班、82名學生的武漢市礪志中學,無論是辦學規模,還是社會影響,在我市都不算打眼。然而,它在全國同類的“專門學校”中名氣卻不小。武漢礪志中學辦學14年,先後教育和轉化了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、缺失家庭監管學生、行為思想偏常學生達3000多人。
  今天,教育部組織全國“專門學校”的校長到武漢礪志中學視導和教學觀摩。
  學生進校時又哭又鬧
  時隔不久就愛上學校
  武漢礪志中學位於漢口八古墩東一巷39號,這是一所接收“兩難”學生的專門學校。
  昨天,記者走進學校發現,礪志中學校園很是緊湊精緻,從校門進去就是一排教學樓、行政樓,後面則是運動場、食堂和禮堂。
  校園裡,學生正在有說有笑地做清潔,看到有老師從身邊經過,有的學生還會主動停步問候一聲“老師好”。學生陽光而有禮貌,與常人印象中野性難馴的“兩難”學生完全疊加不起來。
  “他們初來時可不這樣,哭鬧打罵,各式各樣尋死覓活要離開。”政教主任鄭志剛說,“這也難怪,他們都是被自己的家長強押著送到學校的,平時自由散漫慣了,一下子被送到半封閉校園,接受準軍事化的管理,一時不適應有情緒也很正常。”
  小彬是因為迷戀網絡被家長送到礪志中學的。進校後,他以絕食的方式對抗。小彬絕食期間,老師全程陪伴、積極引導,在老師耐心的教育下,絕食第6天的小彬終於敗下陣來,端起老師為他精心烹飪的水餃。其後,他很配合老師,完成各項學習和訓練任務。看到兒子臉上重現陽光和自信,小彬的媽媽熱淚盈眶地說:“孩子從小愛走極端,我們每次只有滿足他不合理的要求。感謝老師改變了他!”
  “學生進了校園,快的兩三個星期,慢的兩三個月,就會適應學校的學習和生活,並喜歡上學校的生活。”鄭志剛很自豪地說,還有學生假期沒完,就催著家長送他到學校來——因為學校有老師和同學,比家裡好玩多了。
  老師經歷過各種場面
  內心夠強大且很有愛
  4年前,包文娟老師通過全市招考進入學校。“當初在網上報名,我根本不知道礪志學校是什麼學校,這也許就是一種緣分。”同年,她有6個同學考進武漢其他學校。
  進了學校,包老師才知道自己要面對的學生是什麼樣子。此前,她曾在一所市級示範學校實習過,強大的反差讓她一時無所適從。
  “實習時,一個班50多名學生,學生學習很自覺,老師只要講好課就行了。這裡,一個班人數最多時不到20人,最少時只有3個人,可是總有人出狀況,打斷正常教學。最初,一節課能講十幾分鐘就謝天謝地了。”
  包老師坦言,因為自己身材小,脾氣溫和,學生當時根本不怕她,她反被學生氣哭了好幾次。那段時間,同帶一個班的李鵬飛主動為她壓陣——在她上課時,李老師經常在教室後面“盯著”。李老師是老教師,塊頭又大,鎮得住場。
  “長此以往,這也不是個辦法,我的學生還是需要我自己獨立面對。私下裡,我找書看,向老教師請教。最終,我明白了,管學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愛學生,讓學生喜歡我,信任我。我試著一點一點做,學生哪怕只有一點小進步,我也會及時肯定他們。上課時, 我會自己掏錢買些小禮物,獎勵表現好的同學。生活上,學生遇到煩惱和困惑,我會主動走近他們,給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。最終,學生開始接納我。”包老師說。
  同學聚會,以往最柔弱的包老師,成了同學當中“內心最強大”的“女漢子”。她的同學由衷嘆服:“這樣的學生在普通學校,一個班有一兩個就夠老師受了。你卻每天要面對一個班這樣的學生,我服了你! ”
  “生源不同,教育目標也不同。我的同學在普通學校,教的學生考上名校有成就感,我在礪志,看到孩子哪怕有一點進步,家長有了一絲笑臉,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。”包老師很自豪地說,她從來沒為自己選擇了礪志學校而後悔過。
  “包老師是我們學校老師的一個縮影。能夠在礪志學校堅守下來的老師,除了要有愛心和責任心,還必須要有一顆大心臟——我們老師遇到過很多突發情況,普通學校老師想都想不到。”礪志中學黨總支書記林漢元總結說。
  育人也搞“私人訂製”
  幫助學生“脫胎換骨”
  礪志中學對進來的學生進行分析歸類,該校學生大致分四類:親子關係緊張型、行為偏常型、網絡成癮型、應試教育不適型。這些孩子當中,離異家庭的孩子占到了大多數。每個新生進校,學校都要為其做一次“個性化測評”,以此為依據制訂個性培養方案,幫助學生“找回自信,找回快樂,找回興趣,找回特長”。
  小麗是一個很乖巧的小女生,被家長送進礪志中學是因為輟學。小麗說:“老師上課的內容聽不懂,作業總是完不成,怕老師批評所以不想上學。”
  “我們的學生文化基礎都不好,有的學生到現在乘法口訣都背不下來。上課時,老師從最基礎的開始,一節課哪怕只弄懂一個蠻小的問題,老師都會鼓勵他們。看到了進步,學生學習的信心就會慢慢恢復。”學校教務主任童晶說。
  李鵬飛老師是學校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,他的一大法寶就是“帶著學生玩”。“我們和學生在學校同吃同住,有很多時間相處。有空時,我就教他們打球、下棋。他們從一點不會,到慢慢上手,有的現在比我都強。學生有自信了,乾什麼都有勁。”他說。
  礪志中學的學生在校實行寄宿制管理,每天有三小時“陽光活動”時間。周一、周二、周三下午,學生沒有文化課,學校開設了管樂、舞蹈、刺繡、球類、跆拳道、汽車美容等近20項選修課供學生選擇。“我們在學校時間雖長,但校內的活動豐富多采,我們過得很充實。”學生阿強說。
  “讓學生走出去”是礪志中學一大教育特色。在該校眾多校外實踐活動當中,“紅安礪志行”已成為品牌。從2013年開始,學校每年在4月前後就會選送一批學生到紅安,與當地學生“同吃、同住、同學習、同勞動”。放牛,放羊,採茶、捕魚、種地、搬磚……這些在城市無法體驗的生活讓學生們都很興奮。
  “通過活動,學生們感受到了老區人民的勤勞朴實、自強不息的優秀品格,也使學生們懂得了珍惜,學會了感恩。”校長羅立新說。
  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是學校的新探索。學校目前已與多家培訓單位和中職學校形成戰略合作,可在汽車美容、西點製作、形象設計等多個專業,針對學生的興趣實行個性化訂單式教育。
  “我們堅守的是公辦義務教育最後的底線,把一個迷失方向的孩子帶回正軌,就是輓救和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。這是激勵所有‘礪志人’不斷前行的原動力。”校長羅立新說。
  文/記者周銳 呂所知 通訊員葉祝頤
  圖/記者何曉剛 通訊員鄭志剛  (原標題:礪志中學14年轉化三千“兩難”學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41levu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